成语故事总共有 35 个唐朝成语故事
- 百尺竿头的典故故事- 唐·吴融《商人》诗:“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。” 
- 班门弄斧的典故故事- 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宋·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昨在真定,有诗七八首,今录去,班门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 
- 背道而驰的典故故事- 唐·柳宗元《〈杨评事文集〉后序》:“其余各探一隅,相与背驰于道者,其去弥远。” 
- 别开生面的典故故事- 唐·杜甫《丹青诗》:“凌烟功臣少颜色,将军下笔开生面。” 
- 晨钟暮鼓的典故故事- 唐·李成用《山中》诗:“朝钟暮鼓不到耳,明月孤云长挂情。” 
- 逢人说项的典故故事- 唐·杨敬之《赠项斯》:“处处见诗诗总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。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” 
- 海角天涯的典故故事- 唐·白居易《春生》:“春生何处暗周游,海角天涯遍始休。” 
- 汗牛充栋的典故故事- 唐·柳宗元《陆文通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 
- 侯门如海的典故故事- 唐·崔郊《赠去婢》诗:“公子王孙逐后尘,绿珠垂泪滴罗巾。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” 
- 画龙点睛的典故故事- 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 
- 火树银花的典故故事- 唐·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尽桥铁锁开。” 
- 锦囊妙句的典故故事- 唐·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恒从小奚奴,骑巨驴,背一古破锦囊,遇有所得,即书投囊中。及暮归,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,见所书多,辄曰:“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!”上灯,与食,长吉从婢取书,研墨叠纸足成之,投他囊中。” 
- 鸡犬不宁的典故故事- 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哗然而骇者,虽鸡狗不得宁焉。” 
- 空中楼阁的典故故事- 唐·宋之问《游法华寺》诗:“空中结楼殿,意表出云霞。” 
- 老妪能解的典故故事- 宋·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一:“白乐天每作诗,问曰解否?妪曰解,则录之;不解,则易之。” 
- 柳暗花明的典故故事- 唐·武元衡《摩河池送李侍御之凤翔》:“柳暗花明池上山,高楼歌洒换离颜。”宋·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
- 南柯一梦的典故故事- 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 
- 呕心沥血的典故故事- 唐·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。”唐·韩愈《归彭城》诗:“刳肝以为纸,沥血以书辞。” 
- 破镜重圆的典故故事- 唐·韦述《两京新记》卷三 
- 钱可通神的典故故事- 唐·张固《幽闲鼓吹》卷五十二:“钱十万可通神矣,无不可回之事,吾惧祸及,不得不止。” 




















